皮草市場遇冷求變
自2014年11月20日開幕的北京國際首屆皮草展覽會一直持續到今年2月28日才落幕。2月26日,離皮草展閉幕還有兩天,記者在展會上看到,到展會購買皮草的多為中老年顧客,而且看的人多買的人少。盡管全場皮草以1.5~3折的低價大力度促銷,但除了價格便宜的皮衣、皮手套有較多消費者購買外,昂貴的裘皮卻少有人問津。皮草市場遇冷在北京國際首屆皮草展覽會上也得到了印證。
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,展會上幾家品牌場商展出了產品。這些產品原價標得極為離譜。裘皮大衣動輒十幾萬,如一件70厘米長的貂皮大衣,原價標為10.68萬元一件,現在打1.5折,打折后也要16000多元一件。中長女式單皮衣折后價為每件2600元,中長女式棉皮衣折后價為每件3100元。這樣的價格比一些百貨店的促銷價還貴。而展會的購物環境明顯不如百貨商場。和網購渠道相比,價格更是高得離譜。記者在京東和淘寶網上看到,中長女式國產貂皮大衣,多為三四千元一件,進口貂皮大衣多為六七元一件,比展會價格低了將近一倍。
光顧展會的消費者也都認為價格偏貴。一位中年女士告訴記者,她逛過北京好幾家商場,比較下來,展會上的價格雖號稱低至1折,但實價并不一定比商場便宜。因為過春節后,商場的皮草服裝也大力度打折。
記者在展會上呆了一個多小時,沒看到有人購買高價裘皮大衣。而58元一雙的皮手套和58元一手的皮拖鞋在展會上卻很暢銷。
據業內人士分析,這輪皮草服裝價格下降有諸多原因。皮草是季節性很強的商品,從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2月是銷售旺季。展會上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,2014年暖冬,對皮草銷售影響較大。盡管市場上的皮草服裝價格下降,消費者購買更合適了,但銷售人員表示,皮草服裝的銷量無增反降。
對于皮草服裝今后的走勢,業內人士表示,市場低迷狀況仍將持續一段時間。這是因為,皮料價格經過前些年的迅速上揚后,從2014年開始已明顯進入了下行通道。皮草銷售價格也進入近5年來的最低點。另外,前些年由于皮草市場太火,在收益的推動下,國內養殖規模無序擴大,盲目追求數量,導致市場供求失衡,賣的多買的少。
業內人士表示,市場不景氣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動力。雖然中國是毛皮動物養殖大國,但高檔皮大多需要進口。水貂養殖戶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抗風險能力,要在品種遴選上下功夫,亟待淘汰單一品種,引入好品種。同時,要建立一個公開、公正、透明的交流平臺,即建立一個拍賣行。另外,控制品種,并實時對市場數據進行分析,以對養殖戶和商戶進行引導。
上一篇:超細纖維合成革的發展動向
下一篇:傳統制革工藝的傳承與發展